最新教友年主日彌撒活動

最新教友年主日彌撒活動

2011/06/26

2011年6月份「教友年」主日聖經問答遊戲(第二期)

頒獎日期:7月24日早上10:00彌撒中十位得獎者:
何晉熙、馮麗薇、馬梓慇、麥文浩、陳璐妍、廖潔群、賴晉一、黃佩珊、秦景良、方寶珊
(參加人數:56,答中人數:38)

日期:6月26-27日
基督聖體聖血節主日
讀經一:申命紀 8:2-3,14-16
1) 「人不但靠_____,而且也靠上主親口所說的一切話。」
A.水 B.食物 C.豆

2) 梅瑟教訓以色列民:「你們不要_____,由埃及地,由為奴之家領你們出來的上主,你的天主。」
A.忘記 B.違背 C.激怒

讀經二:聖保祿宗徒致格林多人前書10:16-17
3) 餅只是_____個,我們雖多,只是一個身體,因為我們眾人,都共享這個餅。
A.二 B.一 C.三

福音:聖若望福音 6:51-58
4) 耶穌對群眾說:「我要賜給的食糧,就是我的肉,為使世界獲得_____。」
A.生命 B.道路 C.真理

5) 耶穌說:「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必得_____。」
A.永生 B.真理 C.信德

6) 耶穌說:「因為我的肉,是_____的食糧。」
A.精神 B.象徵 C.真實

隱藏
答案: (1B, 2A, 3B, 4A, 5A, 6C)

2011/06/19

「教友年」壁報

(位於禮堂地下入口處)

「教友年」壁報介紹「教友年」堂區推廣之活動。

2011年6月份「教友年」主日培育VCD

來跟隨我! (谷1:17) ─ 召叫、共融、使命基督徒團體的特質 ─ 共融 (按此收看VCD)

有一個冬天,一群刺蝟在嚴寒中,幸運地找到一個人類留下的火堆,於是這群刺蝟很想靠近火堆,取得溫暖。問題是,當每一隻刺蝟都走近火堆時,牠們身上的刺,就會刺傷身邊的同伴。於是,刺蝟小心奕奕地互相靠近,把自己的長刺移向其他刺蝟沒有尖刺的地方,終於,每隻刺蝟都能夠感受到火堆的溫暖,以及不再受傷。

這就是我們期望達到的共融圖象。

共融,就是所有信仰基督的人,一同手牽手,以基督為中心,從而獲得支持和溫暖,一同步向基督,實踐愛德。火堆象徵熱情、愛、溫暖,是美好的,不過,刺蝟的尖刺,就如同我們的缺點、偏見、批評和不足,往往在走向基督的途中,刺傷了其他同行者。

在教會的團體裡,我們也曾耳聞目睹不同意見者走向對立,因此對團體感到失望,甚至離開團體。為何彼此都是天父的子女,結果卻不能相容呢?如何可以讓我們成為共融的團體呢?我們可以向這些刺蝟學習一下:

首先要懂得互相接受。如果我們只看到對方的尖刺向自己刺過來,而沒有留意到,自己同樣也是滿身尖刺,自然會把對方視為異類。在團體中,每個人都有其長短,而我們需要的,是接納。

其次是空間。如果刺蝟要緊緊地黏在一起,那就每一隻都會傷痕累累。這裡的空間,可以包括不同的做事方式、見解、態度,而我們要能夠接受,每個人雖然都是天父的子女,卻又各是不同而獨立的人。

最後,要有愛。也許我們現在不能接受對方的做法,甚至需要指出對方的錯誤,但是要謹記,這仍然是出於愛的。因此,為團體的共融,聖奧思定的一句話,很值得我們銘記:在必要的事上,要合一;在懷疑的事上,要自由,在一切事上,要有愛德。

反省
在團體之中,我們是否太關注工作本身,而忽略了團體的靈修生活?
當團體中有成員與自己的意見不合,自己能否先作祈禱,再作了解,而不先加論斷?
在彌撒中誦念天主經時,我是否有足夠的熱情,認同每一個教友都是自己的兄弟姊妹?

實踐基督徒生活的具體行動

嘗試主動與團體/堂區中不太熟的教友打開話匣,作進一步的認識、交談。
當我聽到一些不合自己意思的意見時,不會立刻下判斷,反之從對方的角度去了解,多作交談和溝通?

聖經默想

我的意思是說,你們各自聲稱:我是屬保祿的,我是屬阿頗羅的,我是屬刻法的,我是屬基督的。基督被分裂了嗎﹖難道保祿為你們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嗎﹖ (格前1:12-13)
就如身體只是一個,郤有許多肢體;身體所有的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體:基督也是這樣。(格前12:12)

2011/06/12

教友靈修培育講座 (一)

主題: 「走向合作性的職務-願景及運作」The Vision and Operation of Collaborative Ministry

日期: 2011年6月12日 (主日)

時間: 下午2:30 5:30

地點: 堅道34號嘉諾撒聖心商學書院禮堂

講者: Mrs. Bernadette Miles (資深依納爵靈修指導者,耶穌會澳洲 Arrupe Program 的協調人)

主辦: 教友總會及思維靜院合辦

語言: 講座以英語進行,設廣東話即時傳譯

費用: 全免 (歡迎自由捐獻)

連結有關詳情

內容: 講者分享個人在合作性職務的經驗,她指出人必須先要與主合作,合作者要有共同的願景,並强調互信、同行及恆常祈禱的重要。約60人出席,基督教的兄弟姊妹也踴躍報名參加。

2011/06/10

2011年6月份「教友年」主日信仰分享

張修女
教友年是一個更新我們信仰的好時機。依照教區的指引,教友年的主題是:「來,跟隨我。」教友年的目的:以喜樂精神,活出教友身份、建設團體共融、履行福傳使命要達到這目的,是否容易?讓我先為大家介紹一位新真福的生平。意大利一位年輕信徒,普世博愛運動成員白嘉勒(Chiara Luce Badano 1971-1990)於2010年9月25日在羅馬獲冊封為真福。白嘉勒九歲時,認識了普世博愛運動,成為一個小新青,偕同父母一起實踐合一的靈修。她對天主的愛懷有信德,她說:「天主深深地愛我。」她樂於承行主旨,把耶穌視為知心朋友,並學會在每個人身上認出耶穌。嘉勒喜愛聆聽天主的聖言,這是她在初領聖體得到福音書並開始閱讀它之後所養成的習慣。熱愛聖言和聖體,使白嘉勒找到成聖的恩寵和力量!她熱衷於宗徒工作,尤其關懷弱小者和窮人,為非洲的兒童募捐。她盼望長大後當醫生,去幫助非洲的窮人。在生活上她常為信仰作見證,她的見證可以激勵青年人把聖化學習、玩遊戲、作運動的時間都與耶穌結合起來,賦予生命喜悅的意義。

(摘錄自公教報)在她生命的後期,證實她患上骨癌,需要接受治療及化療。在患病的歲月裏,她是如此的安詳,面上常帶微笑。在她的心中,常為別人求得恩典而奉獻自己的病痛。有一天,她向身旁的人說:「我的肉身縱然疼痛得很厲害,我的靈魂卻在歌唱呢!」白嘉勒感受到「天主深深的愛著她」,這是她喜樂的因由。人生總不會無風無浪,但活在此世卻不能沒有愛。我經驗到愛和被愛嗎?我是教友,我相信、感受到我是天父所最愛的嗎?是祂先愛了我!白嘉勒「把耶穌視為知心朋友,並學會在每個人身上認出耶穌。」如果看聖人的生平故事,他們都是以耶穌為生命唯一愛,所以他們找到希望,也找到實踐愛的力量。要培養與耶穌的關係,聖言和聖體就是途徑!

回想幼年時,父親帶領我們幾姊妹領了洗。傳道員教了父親:「我們教友每主日都要去望彌撒。」每個星期日一大清早,他便會用一枝長竹伸上閣樓──當年我們幾姊妹是睡在小閣樓──頂起我們的枕頭,說:「禮拜,禮拜。」他要喚醒我們去參與彌撒。小孩子嘛,誰不愛繼續甜睡,我們便由床頭縮到床尾去。但他會繼續催促:「禮拜,夠鐘。」不一會,我們都會乖乖起床。奇怪,是什麼魔力或法術?原來每次主日彌撒後,他必會帶我們去大排檔吃...這是我們窮家庭的豐富早餐,一星期只有一次。也是這些食物的吸引,他讓我們自小便得到靈性生命的補品,為日後的信仰生活打下基礎,鼓勵我們參加主日學,學道理,初領聖體等,使我們經驗到天主的愛!各位教友父母,希望你們也想出最好的方法 , 協助你們的孩子與主相遇!從這位真福身上 ,可以看到家庭對子女的影響是深遠的。

今年是「教友年」,湯漢主教鼓勵香港教區全體信友更新祈禱的生活, 活出信仰。上任教宗也曾指出,公教家庭是福傳及培養聖召的搖籃,能培育子女敏銳地回應天主的愛。聖人之成為聖人,他們必不會是獨善其身的,所謂「以生命影響生命」,白嘉勒將自己得自天主的愛,在實踐宗徒工作上流溢出來,使身邊的人都感受到天主的愛,所以她「關懷弱小者和窮人,為非洲的兒童募捐。她盼望長大後當醫生,去幫助非洲的窮人。」等等。她以平凡的方式去見證自己的信仰的同時,也就是建設共融的團體,履行了福傳使命。好多時我們以為自己做了什麼、什麼去建設,可有想到我們是在團體中成長自己的信仰?讓我們以謙誠的心去建設堂區、社區、教區、香港特區,甚至世界,使我們生活的團體充滿正義與和平。是否很難?

當我們學習跳出自我小圈子:什麼「怕麻煩,不要困身,什麼個人空間,自由時間、害羞、……」看看效果如何。引用教宗本篤十六世的話互相共勉。教宗說:「成聖的力量來自天主,這個力量藉著我們領受聖事進入我們心中。有聖德的生活不完全是靠我們個人的努力,更是天主聖三使我們成聖;天主聖神以他的行動激發我們,而復活的耶穌則把他的生命通傳給我們,改變我們!不過,天主始終尊重我們每個人的自由,我們能自由地去回答:『主,我願意!』讓我們的意願配合天主的聖意!聖德不是別的,聖德是圓滿活出愛德!」

讓我們祈求聖神的教導與聖化。聖神,請你降臨!

2011/06/05

「耶穌聖體聖血節」及保祿宗徒瞻禮

每年六月,對於我們堂區的教友來說別具意義,因為我們除了會慶祝「耶穌聖體聖血節」之外,亦會慶祝我們的堂區主保聖人聖保祿宗徒的瞻禮。

我們的主保聖保祿十分重視耶穌基督親自建立的聖體聖事。在格林多人前書第11章23至26節裡,他曾經說過:「這是我從主所領受的,我也傳授給你們了:主耶穌在衪被交付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說 :『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而捨的,你們應這樣行,為記念我。』晚餐後,又同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次喝,應這樣行,為記念我。』的確,直到主再來,你們每次吃這餅,喝這杯,你們就是宣告主的死亡。」

聖保祿宗徒說這番話,是為了糾正當時格林多信友錯誤的行為。他重申聖體聖事的歷史傳承及救恩意義,免得信徒因為輕視這件聖事而冒犯了天主。

其實,聖保祿這段訓示對於今天的教友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反省和提示,再加上我們同於本月慶祝「耶穌聖體聖血節」,可以藉此再加強我們對聖體聖血的愛慕和尊敬,以更大的信德和崇敬的心去領受這件聖事。

根據《天主教教理》,聖體聖事是整個信友生活的泉源與高峰,即是天主聖化人類的行動及人敬拜天主的高峰,亦是教會共融合一的標記,而「耶穌聖體聖血節」就提醒我們,當麵餅和酒被祝聖時,耶穌基督以獨一和無可比擬的方式,真實地和具體地臨現於聖體聖血內。因著基督的話和聖神的行動,麵餅整個實體被轉變為基督身體的實體,而酒的整個實體亦被轉變成基督寶血的實體,成為我們生命的食糧。

為了對聖體聖血表示重視和尊敬,我們必須-領聖體聖血前:守聖體齋,即在領聖體聖血前一小時不可進食固體和流質食物(但不包括清水和藥物)。如犯了大罪,就必須先領受修和聖事才可領聖體聖血。領聖體聖血時:收歛心神,激發信德,恭敬地迎接基督的體血進入我們的生命中。領聖體聖血後:仍要保持靜默和祈禱,好讓基督與自己的生命相結合,祈求基督幫助我們在生活中流露出祂的慈愛。還要時常朝拜聖體,以謙卑和期待的心接受聖體降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