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友年主日彌撒活動
2012/07/22
2012/07/15
2012年7月份「教友年」主日培育VCD
集禱 - 行動篇:人人都開口祈禱
在上一期培育咭的內容中曾提及「集禱」是源自教會最早期生活的一種經驗,也是我們祈禱生活中重要的一環,是信仰團體生活的重要元素。
集禱是團體的行動,團員向天父呈遞至真誠的禱告。
有時候,團員懷著同一的意向祈禱,有時候各人有自己的需要,但整個團體都懷著同一的意念,就是為各人的需要向天父祈求,這正是團體共融合一的具體表現。主亦親臨在團體當中,正如耶穌曾經說過:「那裏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們中間。」 (瑪18:20) 團員因此意識到在主內彼此深切的關係,從而有足夠的愛與動力,轉化團體以外的世界。
在天主教的禮儀行動中,集禱是很常見的,如彌撒中的信友禱文,就是集禱的一種。整個團體同心合意,透過相同的禱文向天父祈求,表達共同的關注。另外,教會傳統的「日課經」也是集禱的一種,信友雖在不同的時間和地方,卻誦讀同一的聖言、誦唸同一的禱文,懷著讚頌之情向天父祈禱。由此可知,集禱並不是新鮮的事物,而是有深厚的教會傳統。
在信仰團體的聚會中,我們同樣可以進行集禱,以表達信仰、加強信德。集禱的形式很多,以下提供兩種以供參考。第一種是以集禱作為團體聚會的內容,第二種是在團體聚會結束時的祈禱:
一、以集禱作為團體聚會的內容
- 團員圍成一個大圈,各人端正而坐,不要懶坐,因為坐姿會影響祈禱的態度和專注。如果環境許可,可席地而坐,或屈膝而坐,直接坐下亦可。
- 主持人先介紹集禱的主題,可以一段聖經內容引入主題。
- 開始時,重複詠唱短頌,目的是幫助大家進入祈禱的氛圍中,或可直接恭讀聖言。
- 聆聽聖言後,靜默3-5分鐘,讓團員默想有關的主題及聖言。
- 主持人可以準備一枝蠟燭,在靜默後,順時針方向傳遞。手持蠟燭的成員,說出自己的祈禱內容,即團員個人對這主題的反思和期盼。若沒有甚麼特別的思想,團員也可簡單說出當時心裏的祈禱意向,讓每人都參與其中。
- 當蠟燭傳回主持人手中,主持人作結束祈禱,如能綜合成員的意願,並且加添一些啟發性的決志,在聖神的助佑下,以生活加以配合,效果更佳。
- 結束時,可誦唸天主經、光榮經。
二、在聚會結束時的集禱
- 在活動後,以集禱結束,好處是透過祈禱沉澱活動中的得益,向主感謝和讚頌,並且能強化團體中人與人、人與神的關係。
- 主持人先以經文、福音或簡短的禱文作開始。
- 團員自由發言祈禱,可說出剛才活動的感受、啓發、感恩或渴望。過程中或有短暫的沉默,不用介懷,讓團員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蘊釀。
- 確定想表達的團員均已經作出禱告,主持人可以用簡單的禱詞作結。結束時可誦唸天主經、光榮經,或說:「以上所求,是奉主耶穌基督之名,向天父祢呼求,亞孟。」
集禱中有以下幾項需要注意
- 信仰團體是共融而多元的,集禱也是如此。不用着緊自己的說法是否與其他人相近,也不應以自己的標準判斷其他人的祈禱。
- 集禱是讓自己向天主、向人開放的一個進程,重點不在於禱文的內容是否動聽,而在於其心意,流露出對主的全心信賴和依靠。
- 以自己的真誠來說出禱詞,不要介懷表達是否流暢、內容是否豐富等問題。關鍵在於把自己的意願,與天主、與團體內成員分享,一起為這意願,一心一德的向天父祈禱。
-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團員能慢慢掌握和學習得到如何流暢地、清晰地表達禱文,使團體更趨成熟。
2012/07/08
2012年7月份「教友年」信仰分享
主日學家長 - Eddy
多謝大家給我們這個機會向大家分享信仰,我們的大女兒綽翹在二月患了一個罕有的急性脊髓炎,住了一個月的醫院,在治病的期間,我們感受到天主的臨在,神父及教友們的關愛。
當我們將綽翹患病的事告訴劉神父及主日學導師時,神父及導師們二話不說,施以援手,聯絡伊利沙白醫生的神師及牧靈部袁姑娘,替當時患重病的女兒進行傅油禮,袁姑娘每天也前來與綽翹一起祈禱,讀聖經故事給她聽,主日學導師及她聖保祿幼稚園的老師及宗教主任也前來醫院為她祈禱,連我教學的修女在修院也為她得以早日康復祈禱,代父代母連日來不辭勞苦地為探望她,及其他教友的保守,我們深深感受到主的臨在,說實在的,我們當時的心很亂,但有天主委派這麼多天使為護佑我們,實在使我們感受到耶穌對門徒的祝福:願你們平安,已在我們身在降臨。
綽翹日漸在康復中, 在這個重症中,我們深深明白到,天主的愛真是一份奇妙恩典,我們都要好好感恩,接受這一份恩典。
2012/07/01
基督徒的福傳使命
「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谷16:15)這是耶穌基督升天前吩附門徒所做的,亦是祂給我們每位信徒的訓話和要求。
在梵蒂崗第二屆大公會議(即「梵二」)的其中一份文獻《教會憲章》中,「論教友」一節明確地闡釋教友的福傳使命:「在俗」是教友的特點,教友生活在世俗中,要以福音精神履行自己的職務,好像酵母,從內部聖化世界,以生活的實證,反映出信望愛三德,將基督昭示給他人。教友的傳教工作,就是參加教會的救世使命。藉著聖洗和堅振聖事,教友被上主親身委派作傳教工作,在身處的俗世地方與環境裡,發揮「地上之鹽」的精神,表現出聖教會的存在。在教友年,每當我們誦念《教友年祈禱文》時,我們特別祈求上主賜與我們力量去「聖化他人及轉化世界」,其實正是懇求上主燃起我們福傳的心火。
熱愛福傳的人,同時也是一個敬愛天主、熱愛信仰的人。福傳的人必須先懷有聖德和信德,在生活中聆聽主話,承行主旨,去聖化自己的生命,這樣才不致令信仰生活枯燥無味,窒礙了與人分享信仰、傳揚福音的效力。福傳的人還要有喜樂和分享的心,正如聖保祿宗徒所說:「我所行的一切,都是為了福音,為能與人共沾福音的恩許」(格前9:23)。這份接受上主派遣去福傳的歡樂和恩寵,必須流露在每一個福傳的行動上,讓未有信仰的人經驗天主,獲享內心的平安與喜樂,以實踐我們堂區本年度其中一個牧民方向──「傳.分享普世主恩」!
在梵蒂崗第二屆大公會議(即「梵二」)的其中一份文獻《教會憲章》中,「論教友」一節明確地闡釋教友的福傳使命:「在俗」是教友的特點,教友生活在世俗中,要以福音精神履行自己的職務,好像酵母,從內部聖化世界,以生活的實證,反映出信望愛三德,將基督昭示給他人。教友的傳教工作,就是參加教會的救世使命。藉著聖洗和堅振聖事,教友被上主親身委派作傳教工作,在身處的俗世地方與環境裡,發揮「地上之鹽」的精神,表現出聖教會的存在。在教友年,每當我們誦念《教友年祈禱文》時,我們特別祈求上主賜與我們力量去「聖化他人及轉化世界」,其實正是懇求上主燃起我們福傳的心火。
熱愛福傳的人,同時也是一個敬愛天主、熱愛信仰的人。福傳的人必須先懷有聖德和信德,在生活中聆聽主話,承行主旨,去聖化自己的生命,這樣才不致令信仰生活枯燥無味,窒礙了與人分享信仰、傳揚福音的效力。福傳的人還要有喜樂和分享的心,正如聖保祿宗徒所說:「我所行的一切,都是為了福音,為能與人共沾福音的恩許」(格前9:23)。這份接受上主派遣去福傳的歡樂和恩寵,必須流露在每一個福傳的行動上,讓未有信仰的人經驗天主,獲享內心的平安與喜樂,以實踐我們堂區本年度其中一個牧民方向──「傳.分享普世主恩」!
訂閱:
文章 (Atom)